我已經使用“雅芳 新活煥顏精華液”兩週多囉!

其實應該已經用三週了!整個很喜歡每天起床後洗臉的感覺,奧麗薇之前跟大說過,早上洗臉時最能感覺到∼前一天保養品是否有好好幫助妳的肌膚,洗臉時手掌會感覺到肌膚的柔嫩,沖水時、擦乾時照著鏡子中的自己,它可以決定妳今天會不會有好心情,這很重要,看到鏡子中素顏漂亮的肌膚跟好觸感,就會是一天美好的開始,妳們也會有一樣的感覺吧!那我就用簡單條列式的文字,還跟大家報告一下使用這款精華液的心得吧!

奧麗薇使用“雅芳 新活煥顏精華液”的方法:

順序:每天早晚在化妝水後面,乳液前面使用,跟一般精華液使用的方式一樣,如果肌膚偏油的人,在夏天的時候可以不需要在用乳液,它的滋潤度已經足夠。

瓶身設計:它是擠壓型的瓶子,奧麗薇最喜歡這類的保養品設計,因為可以每一次都控制一樣的用量,瓶口小小的洞,不易讓裡面的保養品接觸到太多的空氣,使用起來就是很俐落方便。


使用量:我每一次都是擠壓兩下,使用保養品千萬不要節省,當然也不需要過量,但足夠的使用量才能發揮產品的最佳效果,所以請跟奧麗薇一樣,一次擠壓兩下,讓它的功能完全發揮。


按摩:奧麗薇接著會在手掌中推開精華液,然後做全臉的按摩,並順便拉提肌膚,最後用手掌的溫度讓它加強吸收,這時產品的香味就會讓我感到更加舒服。

奧麗薇使用“雅芳 新活煥顏精華液”的感受:

●香味:我覺得香味很海洋風,就是海洋香氛加上一點天然植物的味道,很療癒。常看我部落格的人都會知道奧麗薇對大部份的產品都是“香味至上”,因為香味可以讓使用產品的心情加分。

質感:一開始在手掌中推開的時候,突然有一種綿細感,應該是說使用過很多的精華液產品,這一款在手中推開的感覺好舒服,很細很細,雖然都是半液體卻可以感覺出它很細的感覺,手掌的觸感很舒服,會想快點將它推在臉上。

吸收度:剛擦在臉上時有冰冰濕濕的舒服觸感,讓肌膚感覺到有鎮靜的感覺,奧麗薇不喜歡所謂吸收度很強的產品,我覺得吸收度剛剛好才是對的,因為手掌跟肌膚之間要有一點點的互動,不管是推勻或按摩等等,都需要一點點時間,然後再吸收,這樣是最棒的!這款精華液不會“瞬間”吸收,但吸收後的膚觸又很柔嫩。

奧麗薇使用“雅芳 新活煥顏精華液”的效果:


第一天:就像前面說的,我第一次使用時是晚上,所以隔天起床洗臉時的膚觸可以馬上感覺到效果,但因為每次一換新保養品,隔天肌膚都會不錯,因為肌膚用慣了一款保養品也會膩,所以“新朋友”一出現就會特別高興。所以要多用幾天囉!

第一個星期:這星期中我做了一個實驗,有看我上一篇文章的人就知道(讓精華液前進“基底膜”,奧麗薇要永遠的25歲!),這款精華液的另一個大優點,就是可以讓前後的保養品發揮功能,不是它自己好就可以了!因為它的幫忙,讓前後的保養品都可以直達基底膜中,所以不管前面跟後面用了什麼品牌,都可以發揮更好的功能。所以之前沒有“雅芳 新活煥顏精華液”時,化妝水跟晚霜或一般乳液的效果我覺得是還可以滴,但中間加上“雅芳 新活煥顏精華液”後,總之也不知是因為誰,皮膚就一天一天的變好,不是只有第一天。

如果中間有加上“雅芳 新活煥顏精華液”,膚觸的效果就會100%,如果中間沒有“雅芳 新活煥顏精華液”,膚觸的效果就會約減20%的感覺,這樣有了解嗎?可能也是精華液本身的效果,可能也是沒有精華液幫忙導入,前後的保養品效果變普通,這樣的感覺。

第二個星期:我有時候用保養品會不小心忘記抹到鼻尖,妳們會不會?結果鼻子因為天氣一下冷一下熱就猛脫皮,才想到都會忘記抹到鼻尖,早上出門前就將精華液帶著,就偷偷的一直補充抹在鼻尖,晚上睡前也故意多抹一點精華液,隔天就好了!真嚇我一大跳。


我每天一定都會吃膠原蛋白或Q10方面的東西,但剛好上星期吃完一個產品,沒再補充,就想說試試吧!因為以前的經驗是如果停吃,皮膚就會變差一些,所以這星期我都沒吃美顏錠之類的東西,用來測試一下這款保養品的功能,結果皮膚每天還是一樣很水嫩,一直到今天!其實是因為剛好沒去補充美顏錠,不然我還真的不敢這樣試ㄌㄟ。

結論:其實奧麗薇的保養觀念還是很重根本,妳根本都做不好,再貴的保養品都不會有效,如果根本做得好,一瓶一百多塊錢的化妝水其實就可以了。我一直覺得基底膜如果是健康的,才是王道,就像吃美顏錠那種輔助食品,也是要讓膠原蛋白形成的基底膜變健康,才能讓肌膚變美,所以∼我選擇使用這款精華液的目的就是想利用它讓肌膚的本質變健康,之後再來延伸出其他的保養,應該是這樣吧!


最近還看到電視廣告,連范瑋琪都在體驗這款“雅芳 新活煥顏精華液”了!奧麗薇想要維持在25歲,范范還可以掌控在23歲ㄌㄟ!大家可以到官網中看看范范的心得喔!

雅芳官網:http://www.avon.com.tw/avon/events/serum/default.asp?ID=3
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觀玲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